端午临仲夏,时清日复长。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在端午节来临之际,集团城更公司所属第一老年养护院于5月29日精心组织开展“粽香传情,温暖相伴”主题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以老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在院长者送上节日关怀与温暖。 活动现场,粽叶飘香,欢声笑语不断。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糯米、红枣、粽叶等食材,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包粽子活动中。经验丰富的长者动作娴熟,折叶、填米、扎绳一气呵成;初次尝试的老人在工作人员耐心指导下,也纷纷动手实践,包出形态各异的“创意粽”,现场气氛热烈,其乐融融,老人们在互帮互助中感受着节日的欢乐氛围。 包粽间隙,老人们还自发分享起记忆深处的端午习俗。从儿时佩戴的五彩丝线,到家乡特色的端午美食,一段段承载着岁月印记的故事娓娓道来,不仅生动诠释了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也让一护院内洋溢着浓浓的怀旧温情。 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煮好的粽子一一送到老人手中。接过热气腾腾的粽子,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纷纷表示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节日的祝福。 作为国有企业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一护院始终牢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服务宗旨,坚持把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一步,一护院将持续深化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升服务品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工作,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国企力量。
春光无限好,奋斗正当时。近日,轨道交通B1线建设再传捷报!多个关键节点取得重要进展,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化街站地下连续墙施工重磅启幕近日,随着首幅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缓缓入槽,轨道交通B1线文化街站地下连续墙施工正式拉开帷幕。这一重要节点的达成,标志着轨道交通B1线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也为后续文化街站主体结构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文化街站地处城市核心地段,位于上海道与新华路交叉口,沿上海道横跨新华路呈东西向布置。作为区域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该站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周边交通压力,显著提升区域交通可达性与便利性。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整体规划两组风亭、四个出入口及一个安全口,未来将与周边商业、居住区实现无缝衔接,极大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施工现场,新式围挡整齐排列,不仅具备良好的隔离防护功能,还印有美观的城市文化宣传图案,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自动喷淋系统实时监测环境数据,一旦空气扬尘浓度超标,便自动启动喷洒水雾,有效抑制扬尘扩散,降低空气污染。项目现场严格实行人车分流,设置醒目的标识标牌和专用通道,施工车辆与人员各行其道,既保障了人员安全,又提升了施工效率。监控系统实现施工现场全覆盖,从高空塔吊作业到地下基坑施工,每个角落都在实时监控之下,管理人员可通过后台及时掌握施工动态,对潜在风险进行预判和处理。为加快推进车站和区间施工进程,轨道公司组织项目团队提前谋划、科学部署,对文化街站实施分期施工策略。针对一期施工中复杂的管线迁改难题,项目团队通过优化施工方案,采用精细化作业手段,高效完成管线保护与迁移工作;技术团队深入分析地质与图纸,制定严谨施工方案;全面检修调试设备,保障运转高效;组织技术交底与安全培训,夯实施工基础。施工中严格遵循标准规范,同步落实降噪降尘措施,减少施工影响,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文化街站地连墙施工的启动,是轨道交通B1线建设的重要节点。未来,这座车站将成为城市交通骨干网络的关键一环,为市民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有力推动区域发展与城市建设。 金天区间联络通道顺利贯通近日,轨道交通B1线金临道站~天津大道站区间联络通道顺利贯通,标志着该标段建设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此次开挖作业的圆满成功,不仅为后续工程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展示了B1线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攻坚克难的卓越能力。 该联络通道所处位置地质条件复杂,埋深较深,且地层以软塑~可塑粉质黏土和中密粉土为主,属高承压含水层,距离海河仅25米,地下水氯离子含量高,易引发涌水、流砂及冻结系统腐蚀,施工风险突出。 为解决项目难题,轨道公司组织项目团队采用冻结法施工,精心策划组织施工,通过深化设计,优化冻结孔布置,采用全自动测温系统,对土体、冻结孔组及盐水循环实施24小时监控,实时评估冻结壁效果,保障施工安全。同时,通过采取增加运输频次、加强人员组织调度、提前备存物料等措施,仅十天完成联络通道开挖、初支工作,为联络通道施工顺利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环汉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年度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在生态投资公司的带领下,聚焦提质增效重点任务,持续在降低厂用电率、提升设备可靠性和增强管理效能等方面持续深挖潜力,多措并举,出好操作“精准牌”,打好节能“组合拳”,以智慧与实干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近期,汉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传来喜讯!面对给水系统安全裕度冗余过高的难题,项目团队化身 “技术尖兵”,通过科学试验与精密计算,成功解锁了一套 “零成本投入” 的压力精准调控与设备运行模式优化方案,降本增效成效初露锋芒,堪称行业节能降耗的典范之作。生产运行一部在部长董朝飞的带领下,以精益管理为抓手,全方位提升成本管控精度。团队深耕细作,逐一对标降本增效实操路径,在 “精耕细作” 中开启 “淘金之旅”。本次以压力调控优化和设备运行模式升级为举措,进行核心优化。给水母管压力从6.0MPa以上降至5.5MPa以上,降幅达8.3%,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同时,巧妙压缩冗余空间;同步将联锁报警阈值调整至5.5 MPa,让系统预警如同装上 “千里眼”“顺风耳”,动态响应更加灵敏高效。在设备运行模式革新上,团队更是展现出卓越智慧。4#给水泵切换至变频自动调压模式,宛如拥有智能 “中枢神经”,可根据需求自适应调节流量,大幅减少节流损耗;5#给水泵则坚守定频运行阵地,稳稳托住基础负荷供应,二者分工明确、协同作战。这场无需硬件投入的 “智慧改造”,凭借精细化调控与设备高效协同,不仅降低了机械磨损,延长了给水泵及管道的 “健康寿命”,更显著提升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响应速度。数据见证实力 —— 厂用电率显著下降,预计每月可节约电量13950度,真正实现了 “小调整撬动大节能”!“小投入,大节能;小改造,大成效”,环汉公司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未来,公司将持续以数据为“指南针”,深入监测系统运行情况,不断探索节能降耗新可能,将降本增效举措落实到每个细微之处,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国家节水行动的号召下,一场关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变革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悄然展开。2024 年,交通运输部、水利部联合启动高速公路服务区“节水驿站”建设试点工作,秦滨高速塘沽服务区脱颖而出,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单位。近日,它凭借卓越的节水实践,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评审,以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率先打造出高速公路服务区节水示范样板。 提前谋划 构建节水工作体系作为秦滨高速上的重要综合性服务驿站,塘沽服务区占地约5万平方米,24 小时不间断提供热水、餐饮、超市、汽修等服务,日均服务车辆超 1400 辆次,四季常青的绿化景观更让其绿化率近 27%。自申报试点起,公司迅速响应,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编制《“节水驿站” 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设施改造先行、技术应用支撑、管理机制保障”的推进策略,为节水工作锚定方向。2024 年 11 月,天津市节水办联合市交通运输委、滨海新区水务局亲临指导,从常态化宣传、用水数据管理到材料规范,提出 12 项精准建议,成功构建起 “政府指导、企业主责、社会协同”的高效工作格局,让节水工作起步便有章可循。 扎实建设 打造节水技术标杆设施升级,让节水无处不在。塘沽服务区对区域给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如今,节水型器具覆盖率达100%,服务区单位车次用水量严格控制在30升以内,比行业平均水平足足低了20%!三级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现了用水单元计量全覆盖,4 块智能水表如同“智慧管家”,精准监测每一处用水;32 个雨水收集罐化身“蓄水精灵”,将自然馈赠化为可用资源;绿化自动喷淋灌溉系统,则让绿植“喝”得科学又高效。2024 年 12 月,通过严苛的水平衡测试,管网漏损率低至 0.06%,一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节水设施升级成效斐然。创新突破,让污水 “重获新生”。早在 2023 年 6 月,服务区就投用了日处理能力 15 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 100% 回收利用。处理后的水质严格遵循《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20)标准,服务区的冲厕、绿化灌溉全部使用再生水,成为天津市首个污水“零排放”“全利用” 的水循环服务区,让每一滴水都实现了 “华丽转身”。 强化管理 筑牢节水制度防线服务区将节水责任细化到岗、落实到人,制定《节约用水管理制度》《用水巡查制度》及《用水计量管理制度》,形成严密的制度体系。工作人员定期对重点用水部位开展巡查,发现问题即刻建立销号机制,确保隐患不过夜。同时,依托能耗监控平台,实时收集、分析用水数据,为精准节水装上 “智慧大脑”,让节水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同步传播,营造节水社会氛围服务区构建起“线上 + 线下”的全方位宣传矩阵。在卫生间、开水间等场所,30 余处节水标识醒目亮眼;公共区域的节水科普走廊,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节水知识;服务区大屏滚动宣传节水理念,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节水知识与典型案例。通过多渠道宣传,节水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深入人心,吸引过往司乘人员积极参与节水行动,营造出全民节水的浓厚氛围。 作为天津市首个“节水驿站”试点,塘沽服务区的节水实践不仅大幅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更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节水模式,获得《中国交通报》专题报道。未来,海滨高速管理公司将以塘沽服务区为样板,在所辖服务区全面推广节水型器具改造、非常规水利用等成熟技术,全力推动“车畅其行、水尽其用”的绿色交通发展新格局,为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助推节水型高速服务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塘沽服务区在节水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引发多方媒体对其创新举措和可推广的节水模式进行了宣传报道。 为确保论坛圆满举办,酒店公司高度重视,通过召开专项会议、细化工作方案,凝聚全员共识,明确责任分工,为保障工作筑牢根基。在活动筹备及开展过程中,酒店团队在统筹协调、设施运维、交通疏导、服务细节等方面精雕细琢,以专业态度和匠心精神,全方位打造高品质服务体验。
近日,第四届城市停车行业创新论坛于天津鲤鱼门酒店盛大启幕。此次论坛由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城市停车专业委员会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的停车领域权威专家、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及政府部门领导齐聚一堂,共探城市停车行业创新发展新路径。而在这场智慧碰撞的背后,天津鲤鱼门酒店以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为论坛的圆满举办保驾护航。为确保论坛圆满举办,酒店公司高度重视,通过召开专项会议、细化工作方案,凝聚全员共识,明确责任分工,为保障工作筑牢根基。在活动筹备及开展过程中,酒店团队在统筹协调、设施运维、交通疏导、服务细节等方面精雕细琢,以专业态度和匠心精神,全方位打造高品质服务体验。活动期间,天津鲤鱼门酒店将“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融入每一个工作环节,凭借标准化的会议服务流程、完备的硬件设施,以及贴心周到的餐饮住宿服务,为论坛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保障,赢得与会嘉宾及会务组的广泛赞誉。未来,天津鲤鱼门酒店将继续秉持 “卓越服务,追求极致” 的理念,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与管理水平,积极承接各类高端会议与活动,以更加优质、专业的服务,为促进跨行业交流合作、推动产业发展贡献力量,诚邀各界伙伴携手同行,共赴每一场精彩盛会!
为助力新区实施“三新”、“三量”,加快集团塑造产业新优势,培育发展新动能。5月16日,集团举办的“智能驱动未来 共筑AI产业新生态”交流沙龙活动成功举办。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朱岩、经开区科技创新局局长刘雁梅、副局长吴家海,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忠晓,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汪涌,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殷强等领导出席活动。滨海新区智能科技以及医疗行业近30家相关企业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中,区科技局局长刘朱岩为沙龙进行开场致辞。她表示:滨海新区在人工智能产业方向已经聚集了一批优秀企业,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对千行百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期待更多人工智能产业高端人才、高水平团队到新区落户发展。在现场展示环节,集团战略规划部、集团所属新能源公司、北电数智、智源科技、脉流科技、华为医疗六家公司进行了AI前沿技术深度分享,展示了AI在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新能源、智算科技零碳产业园建设、心脑血管精准医疗、医疗智化转型等领域的赋能和解决方案。在自由交流环节,泰达心血管医院、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中汽研、建投集团相关部室、子公司等参会企业,分别提出AI在医疗健康、电力、城市更新等领域的落地需求。最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忠晓为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发言。他指出,滨海建投集团致力于国企改革创新,未来要持续做好新基建、新产业的建设,将通过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园等新载体,更好发挥集团在土地、场景、资金等方面的自身优势,加速抢抓先机,更好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加快实施集团的转型发展。本次活动也是“赋能新质 智领未来”系列活动的一场重要分活动,既体现了集团作为新区最大的政府平台公司,转型升级的决心,也是集团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活动有利于促进各相关企业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加速新区构建区域AI产业生态圈,有利于促进更多智能科技企业到滨海新区落地发展。
慧港环保科技公司深耕室内空气质量优化、有害生物防治等领域,凭借领先技术与丰富经验,近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公益服务形式圆满完成天津市科学技术馆新装教室空气质量治理工作,获市科协致信致谢,生动诠释国企担当。 闻令而动,迅速响应。慧港公司接到市科协关于处理天津市科技馆四间科学教室空气异味问题的协助请求后,迅速组建由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团队,以公益志愿服务的形式,迅速投入到空气质量专项治理工作中。治理过程中,公司运用专业设备对甲醛、甲苯等有害物质进行科学监测,精准掌握室内空气污染物情况,并根据监测数据制定系统性治理方案,采取靶向治理措施,使污染物浓度全面降至国家安全标准以下,确保“五一”期间科普活动安全开展,其治理成效获市科协的高度认可,并专门致信表示感谢。云帆济民生,春晖润津城。下一步,公司将继续提升业务能力,持续完善公益服务长效机制,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效,努力在服务社会民生、助力城市发展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干实绩彰显国企的时代担当。
近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汪涌,副总经理徐鸣率队深入西中环快速路跨海河桥工程建设一线开展调研,基建公司及西中环项目部负责同志陪同。此次调研聚焦项目建设进展、安全质量管理及重难点问题攻坚,旨在为项目高效推进把脉定向。 调研现场,集团领导一行实地踏勘了主桥关键施工点位,认真听取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关于工程进度、安全质量管控、资金保障及征地拆迁等工作的详细汇报。 在查看项目现场后,徐鸣结合行业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为参建单位开展警示教育,着重强调高空作业、水上作业等高风险环节的安全管理要点,要求各单位深刻汲取案例教训,举一反三,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并对下一阶段安全管理、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作出系统性部署。汪涌对施工单位现场管理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在安全管理上做到了细致规范,彰显了央企的管理水平,同时对项目的施工质量提出了要求:作为滨海新区的大项目,西中环快速路跨海河桥工程具有技术难度大,挑战性高的特点,因此在保证施工工期的同时,更要提高质量意识,注重技术创新,确保项目优质高效推进。在专题听取关于征地拆迁工作的难点汇报后,汪涌明确表示集团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大力支持项目建设,会同相关政府部门主动进行沟通,全力以赴为项目建设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