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挑战,物资公司始终锚定全年目标任务不偏移,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公司精准聚焦经营中的短板弱项,前瞻性调整业务布局,积极开拓新市场蓝海,全力优化经营模式,扎实推进市场板块业务结构转型升级,持续培育新的业务增长极,为圆满完成全年经营任务指标筑牢坚实基础。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物资公司坚定践行“稳存量、拓增量、提质量”的发展策略,在不断拓展新领域、优化业务生态的同时,全力保障优质业务稳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农产品板块大豆油业务在去年已经形成良好合作基础上,今年以来通过深化战略协调,优化供应链布局,与客户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深度捆绑合作模式,贸易体量同比提升60%,累计实现收入14.3亿元。该项业务作为拉动公司经营收入两大高收益经营品类之一,已成为新的收入增长核心引擎。同时,公司依托该业务周转稳定、贸易连续高效、管理流程顺畅的优势,积极配合集团补充现金流工作,为集团拓宽融资渠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下一步,物资公司将继续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保持不松懈、不止步,时不我待、昂扬奋进的工作状态,在巩固传统业务优势的同时,重点优化业务结构,努力打造核心业务板块,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决战姿态冲刺全年任务指标,用实干实绩争取交出新的精彩答卷。
为加强天津北部水域重点时期风险防控,落实“商渔共治”专项行动部署要求,日前,天津市休闲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在中心渔港水域成功举办。此次演练得到多方高度重视,天津市农委、东疆海事局、新区农委执法支队、蓝天救援队等单位及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全程参与观摩指导。作为承办单位,渔港公司精心组织人员全程演练各环节,为活动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心渔港是一个集渔业、商业、旅游业、游艇业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区,面临渔船、商船、游艇、公务船共同航行的局面,维护区域安全责任重大。本次演练模拟休闲渔船在海上行驶中与商船发生碰撞事故,农委、海事部门和蓝天救援队相关船舶开展乘客转移、消防灭火、船员弃船、人员落水、急救送医等应急救援活动,共调用渔政船、休闲渔船、巡逻艇等6艘船舶,70余人参演,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演习过程中,按照“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原则,公司与相关单位通力合作,参演人员在演习过程中反应迅速、操作熟练、配合默契、衔接紧密,切实提高了港区内船舶应急救援水平,进一步强化了“海陆联合、应急联动”的协调配合能力,有力推动了中心渔港安全应急工作高质量发展。
8月22日,区政协主席韩远达带领部分政协委员,深入中心渔港视察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区政协副主席杨焕香、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主任王国良全程参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忠晓,集团党委副书记曾佳及渔港公司相关负责同志陪同。 委员们先后视察了鲤鱼门街区改造项目现场、中国北方海员服务产业园区展示中心,认真听取相关情况介绍,深入了解工程建设进度、运营现状以及未来规划,并就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心渔港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升建设项目竞争力,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韩远达指出,中心渔港优势突出、资源宝贵,要坚定发展信心,聚焦港产城融合发展,抢抓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定不移做海洋经济发展的“推动者”。要坚持市场化理念,强化商业码头与文旅产业联动发展,全力盘活闲置资源,确保港口、土地等资源高效利用。要认真谋划,加强协调推进,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针对此次视察与委员们建议,渔港公司进行了全面汇总与系统梳理,下一步,将紧扣港产城融合发展主线,加速推进鲤鱼门街区改造项目与中国北方海员服务产业园区建设进度,切实把委员们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推动中心渔港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力争以更优成效为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为全力提升公司创收创效能力,物资公司主动盘活租赁资产,积极开拓周转材业务市场,成功与行业头部企业达成5000吨周转材批量整租合作项目,推动周转材板块业务实现突破性进展。 作为周转材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国有企业,该公司凭借雄厚实力占据显著市场份额,是业内极具影响力的标杆企业。截至目前,该合作项目公司已为物资公司带来180余万元收入,回款金额达109万元,回款率超70%,成效颇为显著。此次合作的成功达成,不仅为物资公司创造了稳定的业务收益,更成为深耕周转材领域的重要里程碑。通过与头部国企的深度合作,公司既积累了宝贵的行业协作经验,也进一步夯实了在周转材市场的发展根基,为后续业务拓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下一步,物资公司将持续秉持以利润获取为核心的发展导向,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一方面积极走访各施工项目,精准掌握需求动态与施工进度,深度挖掘业务资源;另一方面不断深化周转材领域布局,主动对接优质合作伙伴,稳步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该板块业务实现长远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日,海滨高速管理公司所辖秦滨高速轻纺服务区东西两侧的“司机之家”顺利通过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与市总工会的联合评审验收,正式投入使用。这一成果的取得,不仅是秦滨高速服务体系向“人性化、精细化”方向深入推进的有力印证,更是对货车司机群体出行需求的精准回应,为奔波在运输一线的从业者筑起了一座温暖的“移动港湾”。 走进“司机之家”的休息区域,贴心关怀无处不在。这里整齐摆放着10张多角度可调的舒适躺椅,每张躺椅都配有屏风隔挡,为司机们营造出一个不受打扰的私人空间,让他们在忙碌的行程中能够安心地稍作休整。淋浴间24小时提供不间断的热水,每个淋浴位都设有独立收纳箱,既防水又便捷,让司机们洗去一路的风尘与疲惫。 整个休息区域内免费Wi-Fi全面覆盖,方便司机们随时与家人朋友联系,或是处理工作上的事务。区域内还配备了微波炉、洗衣机、晾衣架、储物柜、应急药品箱等多种无偿服务设施,从加热饭菜到清洗衣物,从存放物品到应对突发不适,全方位为司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此外,该服务区还投保了“车货无忧”保险,为货车司机的行车安全和货物保障增添了一份安心。 “以前跑长途,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歇脚,有时候连口热饭都吃不上。现在有了这个司机之家,不仅能好好睡上一觉,还能洗个热水澡,感觉就像到了‘临时的家’一样。”常往返于河北秦皇岛与黄骅的货车司机王师傅在体验后,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这种“家”的温暖,就藏在服务的每一个小细节里,让司机们真切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 秦滨高速轻纺服务区“司机之家”的运营将始终坚持“公益为主、微利为辅”的原则。除了提供上述基础服务外,还将联合服务区域内的餐饮、商超、汽修、能源供给等运营商,定期开展各类培训与优惠活动,为货车司机群体提供多元化的支持。让每一位奔波在路上的劳动者,都能感受到行业发展带来的温度和社会关怀的力量。
8月19日晚,滨海新区遭遇强降雨,集团及各相关子公司面对本轮降雨“影响范围广、累计雨量大、局地雨强大”的严峻汛情,迅速响应、科学部署、彻夜奋战、全力排涝,有效保障了责任区内的安全形势,确保人民群众早高峰平安顺畅出行。精准调度:跟紧雨情升级应急响应在本次暴雨汛情应对中,集团严格依据区防汛办预警信息精准调度,分别于19日17时30分、19时、22时30分同步启动Ⅳ级、Ⅲ级及中北部地区Ⅰ级防汛应急响应。随着雨情发展迅猛,预警级别逐步提升,集团相关部室迅速调度工作,根据汛情及时调整防汛部署,各子公司防汛责任人及项目应急抢险人员立即执行预案,严格落实各项应急响应措施,滚动报告积水和现场处置信息,确保指令畅通、处置高效。一线攻坚:彻夜坚守筑牢安全屏障 养管公司聚焦易积水路段,在华阳辅道、丰田七号门东侧路段因暴雨积水实施断交管制后,防汛应急人员如“灯塔” 般驻守,面对持续加大的雨势快速研判、主动作为,第一时间调试设备加速排涝,坚决杜绝涉水险情。 大道公司严格按照交管部门指示封闭所辖高速各站入口,巡查人员连夜对高速沿线及收费站附属设施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检查,确保雨势减弱后能第一时间恢复通行条件。 渔港公司在接到生态城防汛部门支援请求后,第一时间协调防汛队伍备好设备,于凌晨2 时30分驰援世茂月沙湾项目现场,成功缓解地库进水险情,圆满完成防汛抢险任务,彰显了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 物业公司以 “守护家园” 为责,组织人员24 小时不间断巡查地下车库、配电房等重点区域,并开通24 小时应急热线,及时响应业主求助,全力保障业主正常生活。 轨道公司紧盯轨道交通 B1 线在建工程与滨海站,第一时间发布预警、启动响应,24 小时在岗排查隐患,确保轨道项目与站点安全稳定。……本轮强降雨,集团共计投入巡查抢险车辆22辆、发电机49台、水泵150台、人员502人次。泵站值班人员24小时不间断进行水位巡视,7座地道泵站共开泵67次,总运行时间1745分钟,4座雨水泵站共开泵39次,总运行时间3852分钟,及时排净路面积水,有效保障顺畅出行。使命不歇:汛后保障彰显国企担当雨势减弱后,集团相关部室及子公司工作人员仍未停歇,继续加强巡查巡视,及时处理市政设施受损等安全隐患,并同步做好道路环境卫生清理工作。当城市天际线渐亮,他们用“雨不停人不歇、水不退人不撤”的实际行动,不仅保障了城市交通有序,更在天津筹备上合组织峰会的关键时期,彰显了建投人守护民生、担当尽责的硬核本色。
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集团 “1258” 发展战略,加速天津中心渔港区域开发建设,8 月 18 日,滨海建投集团与天津城建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城建集团”)、海南省海洋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海洋集团”)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发挥各自优势,携手推进津琼两地现代海洋产业经济与渔港经济区建设,为区域经济繁荣与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忠晓,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汪涌,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殷强;天津城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许洪智,副总经理张宝联;海南海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守东,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培新及相关负责同志共同出席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前,天津城建集团、海南海洋集团一行实地考察了天津中心渔港作业港区及中国北方海员服务产业园区,详细了解港区运营现状、产业园区规划及政策落地情况。在随后的座谈交流中,三方就海洋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应用及国际市场开拓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为后续合作筑牢基础。 此次合作,三方将聚焦现代海洋产业升级、渔港经济区综合开发、绿色低碳转型及海员之家建设等核心领域,推动深度协同。依托集团在天津滨海新区的综合开发运营经验,整合天津城建集团在城市建设和重大项目工程领域的专业能力,以及海南海洋集团在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中积累的产业策划、招商运营经验与渔业转型升级优势,升级改造津琼两地渔港基础设施,推动智慧渔港等全链条发展;重点布局海洋经济新能源解决方案,探索“蓝色碳汇”等创新模式,总结推广“北方海员服务园区”先行经验模式,助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方将构建“资源互补、产业协同、互利共赢”的跨区域合作模式,促进津琼两地产业资源高效对接,为全国渔港经济区跨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新范式。下一步,三方将建立常态化协调机制,加快谋划合作产业项目,推动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劳模和专业人才在创新驱动、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加速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育模式,8月13日,吴静劳模创新工作室授牌仪式在海滨高速公司举行,这也标志着集团在凝聚职工创新力量、深化劳模工匠工作室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集团党群工作部部长张国华,海滨高速公司董事长郭金忠出席活动,为工作室发展加油赋能。工作室领衔人吴静同志,现任海滨高速公司党总支委员、副总经理、工会主席。从业27年始终坚守高速运营一线,以“敢抓敢干、勇于创新、靠前指挥”的作风,诠释着建投高速人的奉献精神:她带领团队率先在全市同行业创新集中监控管理模式,实现高速公路设备、人员集约化管理,成为行业学习典范并推广;她总结的偷逃通行费管控措施,成功查获多起案件,累计追缴通行费百万余元;她精研业务,驱车踏查现场超万公里,累计指挥处理突发事件百余起,圆满完成无数次应急保畅任务。这份坚守与付出,让她先后斩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更光荣当选天津市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 此次成立的吴静劳模创新工作室,核心团队9人涵盖公路工程、交通信息技术等多领域,构建起“老中青结合、专业互补”的人才梯队。团队将以“创新驱动发展,技术服务交通”为宗旨,聚焦“高速公路智能化升级和绿色降耗攻坚”两大核心方向,全力破解高速运营管理中的技术难题,提升服务质量与运营效率。同时,通过导师带徒、技术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为公司及行业培育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力争将工作室打造成“技术攻关主战场、经验传承大讲堂、人才培养孵化器”,并进一步加强行业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工作室在交通领域的影响力,为公司和集团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下一步,海滨高速公司将以工作室授牌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职工以劳模为榜样,积极投身创新创造、提升技能水平,通过科技攻关、技术革新、人才培养赋能公司转型发展,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不断创造新业绩、展现新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