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滨海新区土地发展中心集中出地收官,建投地产公司以底价6.06亿元斩获津滨塘(挂)2025-3号地块。 该地块位于海洋高新区上北核心区,占地面积71659平方米,分A、B两个地块,规划总计容建筑面积115360平方米。用地性质为住宅用地。起拍价为6.06亿元,楼面地价为5251元/平方米,该宗地块贴临塘沽一中及九年一贯制学校,南侧即为地铁B1线云山道站,西侧为海洋购物广场及厦门路商业街,地理位置优越。 本次竞拍成功,布局上北核心居住区成熟板块,助力建投地产公司市场化转型,优化市场布局和项目结构;并依托优质教育资源,为后续滨职剩余地块布局奠定基础,项目阶段性开发,持续补充现金流,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下一步,建投地产公司将全力推进该地块后续开发建设,尽快落实推动地上物拆除事宜,同时加强项目后续运营销售水平确保公司“十五五”规划目标实现为强化建投地产品牌形象保驾护航!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区关于防汛工作要求,加强集团防汛防海灾应急机制建设,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集团防汛防海灾办于7月1日下午,在建投大厦22楼第四会议室,开展了2025年防汛应急演练桌面推演活动。集团副总经理徐鸣出席并讲评,集团安全环保部、工程管理部、资产经营管理部、综合办公室、财务部、党群工作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演练。 演练以7月1日新区出现强降雨,集团收到区防指发布了《关于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的通知》为背景,按照上级及防汛防海灾应急预案相关要求,集团防汛防海灾办主任徐鸣召开了会商会议。会上,安全环保部介绍了本次雨情基本情况以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应急抢险组、转移安置组、信息宣传组、资金保障组负责人根据职责分工,分别汇报了责任范围内防汛工作开展情况。会商会议结束以后,集团安全环保部、工程管理部分别针对养管公司春风路地道积水深度达到10厘米预警水位,开展了防汛调度工作。集团防汛防海灾办应急抢险组,对模拟春风路地道内出现故障车辆的突发事件,开展了现场应急处置指导工作。最后,集团按照区防指通知,同步解除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应急演练结束。 徐鸣对演练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集团今年的防汛防海灾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他指出,本次防汛应急演练整体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演练效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他强调,近期,全国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累计雨量大、雨势强,新区也连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防汛形势严峻复杂。集团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市、区相关部署要求,坚决克服麻痹思想、经验主义,全力抓好各项防范措施落实落细。一是要不断压实防汛防海灾管理责任,要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做到既能各尽其责又要紧密合作,确保集团防汛防海灾各项应急措施落实到位;二是要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要根据职责分工,重点加强对易积水路段、下沉地道等关键点位的隐患排查整治,切实把事故消灭在萌芽阶段。三是要持续做好应急演练工作,通过演练检验预案是否科学有效、操作流程是否细致合理,以点带面,推动集团应急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确保集团平安度汛。
近日,滨海新区融媒体中心“十项行动 见行见效 重点项目走现场”栏目,深入兴港高速项目施工现场,专题报道这条助力港产城融合的高速建设最新情况。目前,兴港高速项目东西段施工均取得显著进展,下穿津秦高铁大桥、天祥道共线段特大桥、上跨津山铁路主线桥等项目内重要桥体均已开展下部结构施工,项目全线进入桥梁下部结构及箱梁预制施工阶段。根据施工计划,上跨北塘西站斜拉转体桥下半年将完成除桥塔外主体结构,主线路基8月初开始预压。 市内首次应用固结扩盘桩助建转体桥兴港高速是天津港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工程,项目主线起于京津塘高速公路和长深高速连接处,止于天津港港区内海铁大道,全长约21.3公里。其中,港城大道至海滨大道段采用双向十车道高速公路标准,预留远期双向十二车道城市快速路条件,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全线设置特大桥5座、部分互通立交5座、主线收费站1座及匝道收费站2座。目前,兴港高速全线施工稳步推进,各作业面大干热潮涌动,这条助力港产城融合的重要交通项目正以昂扬姿态加速前行。 上跨北塘西站斜拉转体桥作为项目第二标段西段关键部分,施工进展备受关注。项目面临着转体重量大(3.5万吨)、地质条件复杂、跨越13股铁路线等诸多技术挑战。面对这些难题,项目团队积极应对,首次在天津市范围应用固结扩盘桩,通过对固结扩盘桩施工和成孔检测技术的研究,解决了施工过程的一系列问题,成功完成了主墩全部固结扩盘桩,以技术突破为下一步施工打下坚实基础。目前,主墩下承台已完成第一步混凝土浇筑,正进行第二步钢筋绑扎。在现阶段墩柱与盖梁的施工中,项目创新采用槽钢拼接框架,顶部设置主筋定位架确保钢筋精准排布,底部配置多道可调节段,通过法兰盘连接灵活适配不同墩柱高度。该装置能够从源头保障钢筋间距、层距和保护层厚度的标准化,显著提升施工精度和效率,同时减少高空作业风险。 2400吨级检测技术落地静载试验助力降本增效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久前,天津市交通科学研究院在项目现场突破2400吨级锚桩法静载试验技术,创下天津公路行业纪录,为桩基承载力检测提供精准数据,预计节约桩基础工程投资10%以上。此次试验预估最大荷载2400吨,设备极限加载能力达3000吨,突破传统锚桩法试桩静载试验关键技术难点。不仅使大直径长桩单桩极限承载力准确测定成为可能,为勘察设计提供可靠数据,还能精准评价桩基承载能力,优化设计方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提升技术支撑服务能力,为交通行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助推港产城融合完善技术港交通网络作为天津港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兴港高速项目建成后将从根本上优化港口交通组织,实现客货分离,提升运输效率,缓解港城交通矛盾,形成天津港“北进北出”对外联络的快速通道,同时完善滨海新区北部地区干线公路网络,形成快速疏解客货运的交通大动脉,对天津港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具有重要意义。 届时,兴港高速将与京津高速、海滨高速构成北部核心港区“2横1纵”集疏运体系,直通北疆港区和东疆港区,密切天津港与内陆纵深腹地联系,更好地服务雄安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天津建设“一基地三区”和“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
近日,天津海运职业学院院长于忠武率队赴中心渔港考察调研,实地走访中心渔港码头及中国北方海员服务产业中心,深入了解港区运营现状及海员服务园区建设进展。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张兴瑞,中新生态城管委会党委常委、副主任李静,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忠晓,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汪涌,中新生态城相关委办局及渔港公司主要负责人共同出席座谈,共商海服园合作事宜。 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汪涌陪同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观了中心渔港码头作业区及海员服务产业中心施工现场,详细了解港区功能布局、远期发展规划及园区建设进度。中心渔港正加速推进中国北方海员服务产业园区建设,未来将打造集船员培训、职业认证、产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航运人才基地,为区域航运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座谈会上,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忠晓详细介绍了中心渔港码头及海员服务产业园区的整体规划与建设进展。中新生态城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生态城整体情况。天津海运职业学院院长于忠武表示,希望双方在海员培训基地建设、产教融合联合体、海运职业学院分校选址等方面深化合作。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张兴瑞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各方要加快梳理近期及远期合作任务,明确船员培训基地建设要求与合作模式,确保项目高效落地,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提供高质量人才保障。 中国北方海员服务产业园区一期规划布局示意图此次考察与座谈,为多方搭建了高效沟通的桥梁,未来,随着合作的逐步深化,有望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推动海运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区域航海运输事业注入新动能。
为进一步展示和传播滨海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持续打造“向海乐活”特色文化品牌,近日,由滨海新区文旅局、生态城文旅局东疆文旅局指导抖音平台主办的“向海乐活”滨海文旅推介挑战赛在滨海一号酒店正式启动! “向海乐活”文旅达人挑战赛启动仪式在天津滨海一号酒店会议中心召开,来自新区文旅局、生态城文旅局、东疆文旅局、抖音天津分公司、各景区、酒店的代表,及30位百万粉丝达人齐聚于此,共同为推动滨海新区文旅产业助力。本次挑战赛以 “全民参与、流量赋能” 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一场集文化深度体验、旅游潮玩打卡、消费场景升级于一体的夏日文旅盛宴。30 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文旅、生活、时尚领域达人组成 “向海乐活探访团”,将开启为期 3 天 3 晚的深度探秘之旅。他们将以 “沉浸式体验 + 创意短视频” 的鲜活形式,解锁滨海新区的隐藏玩法:或许是浪漫海边的日出盛景,或许是都市繁华的烟火气息,或许是现代场馆的科技魅力…… 跟着达人们的脚步与镜头,一起邂逅那些未曾被发现的滨城惊喜,感受这座城市向海而生的活力与乐活百态! 作为本次活动的启幕之地,滨海一号酒店将充分发挥文旅载体作用,持续赋能 “向海乐活” 品牌建设,依托自身生态园林优势与滨海文化底蕴,打造更多元化的文旅融合场景,成为展示滨城魅力的重要窗口。诚邀各地游客循着达人的镜头,走进滨海一号酒店,开启一段 “向海而居,乐活而游” 的精彩旅程!
5月28日,滨海新区海河隧道内紧张上演了一场防汛应急演练,全方位检验区域防汛应急处置能力。随着汛期临近,此次演练旨在应对极端强降雨可能带来的隧道积水隐患,模拟隧道内积水迅速达到20厘米警戒水位的紧急情况,重点考核应急指挥体系、抢险救援行动及物资保障机制的实战效能。 协同作战 演练现场高效有序 演练在模拟的紧急状况下迅速启动,“隧道最低点积水已达10厘米预警水位,立即实施交通管控!”“岗亭安保,立即封闭隧道,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待交警到达现场,配合做好疏导工作!”指令从指挥中心传出,现场随即进入应急状态。总指挥坐镇调度,中控室快速联动交管部门,第一时间下达开泵抽排积水的指令。与此同时,后勤保障组迅速响应,队员们推着移动泵车奔赴指定位置,沙袋在隧道口快速垒砌,筑起坚固的防水屏障。巡检人员紧盯水位变化,实时汇报情况,机动小队则随时待命,哪里积水严重就迅速奔赴哪里,补位抢险。此次演练实现了隧道养管公司全员参与,各环节紧密衔接,在实战中不断磨合,让防汛预案从纸面落到实处,真正“活”了起来。 演练为基 安全意识不容松懈此次演练不仅是一次实战检验,更是提升安全防范能力的重要契机。隧道养管公司要求全体参演人员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对现有防汛预案进行优化完善。通过演练,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应急响应速度,确保在突发险情面前,抢险队伍能够迅速集结、高效行动,真正做到“拉得出、打得赢”。 未雨绸缪 全力守护隧道安全目前,隧道养管公司已全面进入防汛备战状态。排水系统完成了全面检修,确保设备运行稳定;防汛物资储备充足,为抢险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应急队伍实行24小时待命,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公司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牢牢把握防汛工作主动权,以实际行动为滨海新区群众筑牢防汛“安全网”,确保海河隧道在汛期安全、平稳运营。
近日,集团下属新城建公司加速构建的“金秒充超充一张网”战略布局,取得关键突破:由第三方投资运营、加盟“金秒充”品牌的塘汉快速路重卡充电站正式上线运营,标志着“金秒充”超充网络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作为新区绿色交通体系的重要一环,塘汉快速路重卡充电站深度融合“金秒充”品牌势能与云充电平台尖端技术,打造出全流程智能化、数字化充电服务标杆,确保了支付结算的高效流畅以及平台运营管理的智能化与稳定性。在硬件配置上,充电站共配备了12台320kW超充桩,具备强大的服务能力,预计年充电量将达到700万度,可满足约3万辆次新能源车辆的充电需求,不仅为新区重卡电动化转型提供坚实保障,更成为串联干线物流的“能量心脏”,显著提升区域物流运输效率与绿色化水平。 塘汉快速路重卡充电站的启用,是“金秒充”开放平台生态、吸纳优质社会资源共建充电网络的标志性成果。该项目的落地,进一步完善了“金秒充”在干线物流与重卡细分市场的服务网络,为“超充一张网”战略蓝图增添了关键节点。未来,新城建公司将持续携手合作伙伴,优化网络布局,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充电服务体验。
端午临仲夏,时清日复长。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在端午节来临之际,集团城更公司所属第一老年养护院于5月29日精心组织开展“粽香传情,温暖相伴”主题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以老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在院长者送上节日关怀与温暖。 活动现场,粽叶飘香,欢声笑语不断。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糯米、红枣、粽叶等食材,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包粽子活动中。经验丰富的长者动作娴熟,折叶、填米、扎绳一气呵成;初次尝试的老人在工作人员耐心指导下,也纷纷动手实践,包出形态各异的“创意粽”,现场气氛热烈,其乐融融,老人们在互帮互助中感受着节日的欢乐氛围。 包粽间隙,老人们还自发分享起记忆深处的端午习俗。从儿时佩戴的五彩丝线,到家乡特色的端午美食,一段段承载着岁月印记的故事娓娓道来,不仅生动诠释了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也让一护院内洋溢着浓浓的怀旧温情。 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煮好的粽子一一送到老人手中。接过热气腾腾的粽子,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纷纷表示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节日的祝福。 作为国有企业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一护院始终牢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服务宗旨,坚持把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一步,一护院将持续深化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升服务品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工作,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国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