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滨海建投集团成功召开科技型企业政策宣讲会。此次会议旨在落实集团科技创新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科技型企业认定政策培训为抓手,进一步推动集团各业务板块强化科技创新意识,提升核心竞争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忠晓,副总经理徐鸣,总经理助理周善忠,集团本部相关部门负责人、二级子公司主要领导及具体负责工作人员60余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集团战略部和产投公司联合组织承办,特别邀请到滨海新区科技局高新室负责人郑运昕作为主讲嘉宾。会上,主讲人首先传达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并介绍了滨海新区科技型企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随后,讲解了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并详细解读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的程序要求、认定条件及评分细则、知识产权申报、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最后,针对滨海建投集团各业务板块情况,给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会议要求,集团各业务板块要切实贯彻落实集团科技创新工作大会精神,结合自身产业资源优势,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切实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工作。已具备申报优势的业务板块要率先完成资质认定,不具备条件的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意识,加强做好培育工作。下一步,集团战略部还将通过摸底问卷等形式,进一步夯实培训效果,产投公司科创服务平台也将为集团需求企业提供认定服务指导,协助符合条件的相关公司尽快完成科技型企业资质申报认定。此次培训活动将有效提升集团各业务板块科技创新意识,助力集团继续锚定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国企使命任务,更好实现转型发展。
近日,滨海建投集团组织召开经营指标调度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汪涌主持会议并讲话,集团副总经理殷强、集团总会计师富闽鲁出席并结合分管工作进行部署。会议对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安排部署下一步经营指标重点攻坚任务,激励子公司坚定信心、主动作为,以切实有效的举措和行动全力冲刺全年目标。集团各相关部室、各子公司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集团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集团“1258”发展战略,围绕“3+7”业务发展布局,统筹用好“三资”,推进“三新”发展,做好“三量”共进,上下齐心、扎实工作、攻坚克难,推进落实各项经营指标任务的完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至10月,实现营业收入87.45亿元,同比增长8.5%;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48.8%。在房产盘活方面卓有成效,共盘活房产14.9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78.7%。其中,完成长期在售商品房出售5.35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232.4%;完成商业属性房产出租出售20.75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296.5%。此外,完成新区出让土地18.2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201%;混改出让企业10户,完成全年任务的125%。然而,会议也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尽管主要经营指标稳中有进,部分重点指标同比增幅较大,但与全年任务指标相比,经营收入和资产盘活金额仍有差距,需持续加压发力。因此,各子公司需要进一步明晰重点攻坚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层层压实责任,全力以赴高质量完成各项既定工作任务。会议强调,当前是决战四季度、夺取全年胜利的关键时期,集团上下要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决心,打好全年经营工作目标攻坚战。各子公司要畅通沟通交流渠道,积极主动向资产盘活项目的新区包联领导和集团包保领导汇报任务攻坚进展情况,争取更多的政策资源支持。针对攻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报请新区领导和集团领导研究推动,确保各项任务能够顺利推进。汪涌总经理在总结讲话中提出了三点具体要求:一是各子公司要压责任、抓落实,树牢结果导向,把每项任务分配到每个部门、每个人身上,让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担子,形成群策群力的干事氛围。二是要完善工作机制,各子公司每周向资产经营管理部报送各项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和重点任务攻坚进展情况,集团领导每周召开经营指标调度会推进落实各项重点攻坚任务完成。三是年度经营指标无缺口的子公司,要牢固树立全集团“一盘棋”思想,主动寻找增量,补充集团其他子公司指标缺口,为保障集团整体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贡献。奔跑一年,冲刺在即。滨海建投集团全体干部员工将坚定必胜信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冲刺四季度,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滨城”实践新局面做出建投集团的积极贡献!
滨海新能源公司深入探索“光伏+高速”应用场景,积极推进绿色能源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实现“绿源高速”发展。目前开发的高速项目主要利用秦滨高速中心渔港站、黄港收费站、轻纺南收费站及轻纺服务区(含东区及西区)的闲置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总投资953万元,计划装机容量 2.111MWp,预计运营期内年均发电约218.08万kWh。距中心渔港收费站并网发电仅一月后,滨海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的第二个高速电站-轻纺收费站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充分利用轻纺收费站闲置地面,建设0.288MW分布式光伏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消纳电能。该项目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约29.73万度,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89.93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5.29吨。中心渔港收费站和轻纺收费站2个站点成功并网发电,为推动其他站点如期完工提供了强劲动能。滨海新能源公司将继续深耕高速领域,对高速光伏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运营,打造“光伏+高速”模范样板,促进更绿色、更融合、更智能、更高端的综合交通可持续发展,为集团和新区实现交通领域“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为促进京津冀三地职工交流合作和技能提升,由天津市总工会牵头,联合北京市总工会、河北省总工会共同组织开展的“创新京津冀”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于2024年11月15日至17日在津举办。在本次活动接待期间,滨海一号全体员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全力以赴、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项工作,获得了选手及会务组的一致好评。本次大赛以“创新赋能展风采 争先创优建新功”为主题,共设置网络安全、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航空航天模型加工、机器人系统集成4个赛项。来自京津冀三地的120名选手同台竞技,充分展现出工人阶级主力军的精神风貌。近年来,滨海一号酒店圆满完成了包括东北亚平与发展滨海论坛、青海省支援合作办与六省市援青工作部门联席会活动以及中央组织部赴滨海新区调研活动等重要接待任务,充分彰显了滨海一号酒店的接待能力。未来,滨海一号酒店将不断提升品牌形象,主动融入新区文旅板块,汇聚文旅资源,带动黄港区域文旅休闲热度,进一步提升区域价值,为黄港区域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
近日,伴随着“神龙八号”盾构机的阵阵轰鸣声,巨大的刀盘缓缓转动,在洞穿了最后一层岩石后,终于破壁而出。由新区轨道公司建设的轨道交通B1线一期工程七标段车站北路站至广州道站区间(以下简称车~广区间)右线盾构顺利贯通,为车站后续的轨道铺设、设备安装等工作奠定了基础。车~广区间线路总长4000余米,是轨道交通B1线位于滨海主城区内最长的一段区间,区间设计管片环数共2800余环。该区域地形地质环境复杂,沿线需穿越河北路、宝山道等重要交通线,临近桥梁、加油站等大量建构筑物群,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施工安全风险系数高;区间所处工程地质主要为淤泥质粉土、粉质黏土和粉砂,地层稳定性差,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该工程位于滨海新区中心区域,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复杂,安全风险高。具有隧道里程长、地质条件复杂、下穿重大建构筑物多等显著特点。为了有效控制并解决各类施工风险,在轨道公司的统筹组织下,一方面,根据线路穿越的各项风险源,在施工前做好建构筑物结构基础形式调查和评估鉴定,完成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预案编审评审,为盾构施工做足准备;另一方面,为保障处于淤泥质粉土、粉质黏土和粉砂地层中盾构掘进对上方建筑物的影响,通过提前安排测量团队探明地质情况,加强地表和隧道内监测,对松散地层进行注浆加固以及过程中进行二次注浆等方式,有效保证施工安全受控,确保盾构机安全顺利的完成了各项风险源的穿越施工。为确保盾构机能够顺利掘进接收,轨道公司整合资源,指导项目团队成立盾构接收专项小组,多次组织召开研讨会和专家咨询,通过研究和分析施工掘进情况及掘进参数,调整盾构机掘进姿态,优化注浆方式和注浆量,落实管片拼装实名制保障管片拼装质量等措施确保盾构顺利掘进;同时,通过现场安全交底及培训、每日班前讲话、每日碰头会、应急演练等管理措施,强化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并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并通过数字化系统对掘进过程实时动态监控,确保了本次盾构机安全平稳有序推进并顺利接收。自今年3月车~广区间右线盾构顺利始发以来,历时8个月顺利完成掘进贯通任务。接下来,项目团队将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以区间双线贯通为目标,鼓足干劲,精心部署,严格控制施工安全质量,为构建“轨道上的京津冀”,进一步拉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提高跨部门沟通协作能力,11月9日,城更公司组织开展跨部门沟通与团队协作沙盘模拟实训。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员工们的沟通技能,而且在公司内部搭建起了一座团结与信任的桥梁。 公司创新开展沙盘模拟培训,通过沉浸式体验的方式,让员工感受团队决策和任务执行的过程,帮助员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培训将参训员工分成六组,每名员工在组内担任不同角色,通过市场竞价、用地开发、商铺改造、打造商圈、收入核算等全过程商业运营的模拟,最终建设完成满足人民需要的理想街区。培训过程中,大家激烈讨论,从战略发展的视角出发,全盘思考,经过沟通协作,最终完成目标任务,实现共赢。 学思践悟,以知促行。下一步,公司将紧紧围绕战略定位,立足发展需要,持续开展干部人才赋能培训工作,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提升人才质量,以公司主营业务开展为着力点,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集团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求,大道公司强化政治担当,紧密结合高速公路产业发展与公司实际,策划秦滨高速津晋互通立交、海滨大道南段改扩建两个重点项目,并全力做好重点项目的储备实施和重点项目的申报,为项目策划前期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精准规划助力项目用地预留。大道公司通过精准把握“三区三线”统筹划定、国土空间规划重大政策、抢抓滨海新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时机,积极协调市规资局滨海分局、区交运局等单位,提交工作建议,反复沟通对接,成功将两个储备项目调出“三区三线”管控范围,并纳入天津市及滨海新区的国土空间和交通规划中,确保了项目用地的规划需求得到满足。积极应对政策变化,推动重点项目申报与实施。近年来,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委先后发布了多项政策文件,大道公司密切关注,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和项目特点,认真对比新旧政策变化、分析政策堵点、了解本市及外省市相关项目动态及进展,积极与市交委、区交运局沟通研究,完成了两个储备项目的市级重点项目申报,为项目在新政策、新机制下顺利推动打通了瓶颈。下一步,大道公司将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路,精准把握时与势、稳与进、质与量,加快推进储备项目落地实施,不断优化项目方案,通过技术手段合理压降项目建设成本,提高项目投资收益率,为集团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11月7日,为全面提升集团会计人员业务素质,集团携手天津市会计学会,举办了2024年度会计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提升培训。集团内100余名财务在岗人员,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学习,进一步强化业务技能,为集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业务技能。自今年8月集团正式成为天津市会计学会会员单位以来,集团充分利用学会资源,为会计人员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富闽鲁在集团本部热情接待了天津市会计学会副会长张璐一行,双方进行了深入而友好的交流。闽鲁总会计师对张璐副会长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集团的发展历程、产业布局以及财务人员队伍的结构与建设成果。张璐副会长则从历史沿革、行业贡献、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全面展示了天津市会计学会的深厚底蕴与辉煌成就,并向集团正式颁发了会员证书。双方还围绕会计人员素质提升、职称评定等议题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座谈交流,共同为集团财务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蓝图。本次培训特邀天津商业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白默教授,以“对标世界一流,构建财务标准化体系”为主题,为参训人员带来了一场知识盛宴。白教授不仅深入解读了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还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分析,引导学员们从公司战略管理的高度出发,强化风险防控意识,构建财务标准化体系,提升财务工作的专业性和前瞻性。白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既具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实际工作,能够让参训人员有效应用于财务管理工作。通过本次培训,集团参训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更在实际操作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技能,投入到集团的财务工作中去,为集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