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集团转型发展要求,近日,兴农公司代表集团参加了在甘肃武威举办的2024年“津陇共振兴”合作交流洽谈活动。出席了2024年“津陇共振兴”合作交流洽谈大会、天津武威企业家投资恳谈会等系列活动,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市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产业促进会、天津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局、甘肃省经济合作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的制度和政策优势,让更多天津企业走进武威、了解武威、投资武威,进一步深化新阶段津甘协作的创新探索,搭建东部产业向西转移沟通对接平台,推动服务更多企业赴甘肃投资发展,促进津甘两地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活动期间,兴农公司项目负责人跟随天津市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产业促进会走访了会员企业甘肃西凉肥业有限公司及公航旅项目的红酒展示厅,了解了当地企业产品及企业发展现状,并与促进会成员进行交流探讨,结合自身业务领域充分挖掘市场资源,拓展渠道,寻求合作共赢商机。兴农公司作为集团乡村振兴板块的平台公司,将以此次调研活动为契机,积极寻求合作,主动担当作为,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力求推动津甘产业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集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乡村振兴品牌。
凝心聚力开新局,奋楫争先谱新篇。7月26日,健康公司所属天津滨海慧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加速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顺利取得进出境动植物检疫除害核准证书。与时间赛跑,不打无准备之仗。慧港公司自6月成立以来,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亲自督导,迅速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从人员能力、设备配置、专用物品、资料准备等方面严格把关,顺利取得进出境动植物检疫除害处理B类(动植物病虫害熏蒸除害处理)C类(动植物病虫害消毒处理)资质,为慧港公司口岸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局关系全局,起势关乎胜势。慧港公司将根据海关签发的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立足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开展对进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装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装载容器、包装物及其存放、使用场所,以及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开展进境动植物检疫除害处理业务;并根据输入国家(地区)要求,对出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开展出境动植物检疫除害处理业务,在促进贸易便利化的同时,守护国门生物安全,彰显国企责任担当。道远且长,虽远必达;心之所向,行必能至。下一步,慧港公司将依托天津口岸业务,逐步提升检疫处理服务能力,打造检疫处理业务品牌,在全局中谋事、于关键处落子,以实打实的业绩再创新机、再开新局,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
轨道交通B1线一期工程接触网“首杆”组立圆满成功近日,轨道交通B1线一期工程供电系统施工一标段接触网“首杆”成功组立,标志着该工程供电系统全面建设的正式启动。在吊车的轰鸣声中,一根标有“轨道交通B1线一期工程供电系统施工一标段接触网第一杆”的银灰色钢柱缓缓升起,经过起吊、对位、校正、紧固等一系列精准无误的操作,这根承载着未来轨道交通梦想的钢柱稳稳地矗立在了钢柱基础之上,宣告了接触网首杆组立的圆满成功,顺利实现了接触网首杆组立“开门红”。为确保接触网首杆的成功组立,轨道公司组织项目主动出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合理调整施工组织,制定详细的技术交底方案。班子成员带班盯岗、坚守现场,专业人员有序配合、协调把关,保证了关键部位卡控到位,人机料统筹调配,促使接触网首杆实现成功组立。供电系统,是保障列车运行稳定与安全的核心部分。本次施工一标段覆盖了5座牵引降压变电所和3座独立降压变电所,这些设施将如同城市的血脉,为轨道交通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从黄港车辆段到云山道站,8站7区间的供电网络将紧密相连,形成一张坚不可摧的能源保障网,为列车的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轨道交通B1线车站北路站基坑土方开挖顺利完工 近日,轨道交通B1线一期工程七标段车站北路站基坑土方开挖全部完成,车站建设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新阶段,为车站主体结构按期封顶奠定了坚实基础。车站北路站沿河北西路南北向布置,位于永兴道以南、宝山道以北。车站结构总长215米,基坑标准段开挖深度约17.51米、宽度23.1米(附属连接段23.7米),设计土方工程量9.2万立方米,为14米宽岛式站台地下两层双柱三跨箱型明挖结构,车站主体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车站两侧毗邻住宅、商铺等建构筑物,施工场地狭小,距离车站最近建筑物至围护结构不足9米,周边存在8条重要管线,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埋藏浅且较为丰富,存在多个风险源,给基坑开挖风险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轨道公司带领下,项目团队多次研究施工方案,并邀请专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开挖难度大、施工风险高的特点,项目严格按照专家论证方案在基坑内部设置降水井,土层疏干效果良好。为保证基坑稳定,基坑内部架设长23米左右的钢支撑320根;为防止地连墙接缝渗漏水,项目采取注浆法加固措施,确保基坑开挖安全无渗漏。通过采取以上系列安全保证措施,有效地规避了施工风险,攻破了各个“硬骨头”。 为保证车站基坑开挖安全顺利进行,项目团队提前策划,高效统筹落实各类资源,夯实班组建设,做好作业人员全过程安全技术交底,加强现场监测频率、强化监测措施,动态优化施工方案,科学指导施工。班子成员坚守现场积极协调,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做到现场安全质量问题动态清零。
7月12日,2024年中国航海日论坛暨全国航海日活动周主场活动闭幕式在滨海一号酒店举行。本届活动周以“智慧航海 畅行未来”为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航海日论坛、中国航海学术年会、航海科普系列活动、展览活动和群众性航海文化活动等5个板块、40余场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航海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广大公众的热情参与,共同见证了航海领域的技术、管理、文化创新成果。为确保活动周的顺利举办,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筹备的协调工作专班,全面统筹、精心部署。作为专班的重要成员单位,集团上下一心,由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成立了筹备工作专班,并下设相关工作组,细化任务分工。筹备过程中,各工作组通力合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圆满完成了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赢得了广泛赞誉,收到了来自中国航海协会的感谢信,并获评2024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优秀承办单位。 集团旗下相关子公司各展所长,紧密协作,以卓越的凝聚力与执行力践行着“滨海建投 建设滨海”的使命与担当——中国国际海员论坛等成功举办,中国北方海员服务产业园区受瞩目中心渔港公司成功承办了以“构建海员全职业周期服务体系”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海员论坛,并也获评2024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优秀承办单位。期间,中国北方海员服务产业园区作为国内首个集海员服务、航运服务、商贸配套三大产业于一体的重点项目,凭借其独特的“服务+产业”模式,受到了与会嘉宾和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 酒店接待显专业,服务品质获好评 滨海一号酒店、鲤鱼门酒店作为承办场地之一,分别承办了2024年中国航海学术年会开幕式、中国航海学会监事会、理事长全体会议、航运强国建设峰会、中国船员服务行业发展交流会、船长轮机长沙龙、航海日活动周主场活动闭幕式等多场重要会议及活动,累计接待宾客近2000人。其卓越的住宿环境、专业的会议设施以及优质的服务保障,受到了与会嘉宾、代表及媒体的一致好评。 滨海站彰显枢纽魅力,道路养护保畅通 滨海站作为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在本次活动周中积极打造主题宣传长廊,开通了绿色通道,并积极发挥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保障作用,使乘客一下高铁就感受到浓厚的航海日活动氛围,享受到贴心的服务。活动期间,滨海站日平均客流增加31%,成为展示新区形象的亮丽名片。前段时间落户滨海站的神州租车也在此次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参会嘉宾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服务,深受好评。 养管公司为确保活动期间周边道路安全畅通,共投入人员159人次、机械22台班、车辆36台次,开展了欣嘉园片区道路、中央大道北段、海河开启桥等重点保障路线安全隐患及市容环境排查整治工作,累计维修路面1.1万平米,清理人行道杂草4.5万平米,并持续加强道路桥梁巡视等重点环节的管理,圆满完成了活动期间道路服务保障工作。
7月10日,2024年中国航海学术年会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幕。作为2024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的重要学术活动,也是航海领域门类最全、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综合性学术交流大会,本次年会以“科技创新引领航运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主要内容包括开幕式暨主题报告会、优秀论文交流及水路交通绿色与智慧发展前沿技术研讨会等。天津滨海一号酒店作为此次活动的主要承办场地,活动期间承接了2024年中国航海学术年会开幕式暨主题报告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交流会、航运强国峰会、水陆交通绿色与智慧发展前沿技术研讨会、2024年中国航海学术年会闭幕式以及多场中国航海学会监事会、理事会,同时“航海科技/教育成果展”在会议中心大厅展览。 酒店团队早早进行了周密部署,对前台接待、餐饮服务、交通咨询及突发事件应对等各个环节进行了细致安排。 另外,酒店还与帆书(原樊登读书)合作,在酒店大堂设立“帆书数字阅读空间”,为来宾提供学习与放松的阅读场所,让读书点亮生活。 作为“中国航海日活动周”指定接待酒店,天津滨海一号酒店以其卓越的服务品质和专业的会务能力赢得了广泛赞誉,让每一位宾客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2024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主场活动于7月10日至12日在滨海新区举办。包括中国航海日论坛、中国国际海员论坛、全国航海科普季启动仪式及系列活动等。其中,中国北方海员服务产业园区作为国内首个集海员服务、航运服务、商贸配套三大产业于一体的重点项目,凭借其独特的“服务+产业”模式,受到了与会嘉宾和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 连日来,新华社、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学习强国、中宏网、中国交通新闻网、中国水运报、中国海事杂志、凤凰新闻、i船员、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广播、北方网、滨城时报、滨海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平台陆续刊发了相关报道。
2024年7月9日至10日,中国航海日论坛——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海员论坛在滨海新区鲤鱼门酒店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构建海员全职业周期服务体系”为主题,汇聚了政府、学界、业界等300余位精英翘楚,吸引了全网超7.6万人次在线观看。由集团所属天津中心渔港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海事服务中心、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共同承办。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忠晓出席论坛活动,并发表了《中国北方海员服务产业园区规划与实践》主旨演讲,深刻阐述了园区作为国内首个集海员服务、航运服务、商贸配套于一体的重点项目,其规划蓝图与深远意义。他表示,中国北方海员服务产业园区将致力于传承中国航海文化,打造成为海员权益保障、职业成长与家庭生活的理想之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园区产业链,为支撑海洋强国、交通强国、航运强国、“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筑实创新、人才、产业三大高地。中国北方海员服务产业园区围绕天津市“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以航运人才引领、航运产业集聚为两大发展主线,规划建设“三区两园”,整体规划用地超3000亩,其中,园区一期占地超600亩,涵盖海员服务产业中心、高品质配套住宅及幼儿园、九年一贯制学校、社区商业等配套,致力于建成高度契合海员职业与家庭生活需求的“海员友好社区”。二期、三期则定位产业集聚及生活配套区,实现海员人才信息园和航海科技教育园的全面建设,成为集服务、产业、生活于一体的综合园区。目前,正在建设的一期工程,主要包括海员服务产业中心和1号住宅社区建投·航海项目。预计2026年1号住宅社区全面交付,可提供住宅900余套。论坛期间,先后举办了多项活动议程。包括,中国船员服务行业发展交流会、第十一届全国船员协会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议、等,为业界同仁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园区的未来建设和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灵感。特别是,中国北方海员服务产业园区的启动仪式,更是将论坛推向了高潮,标志着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正式扬帆起航。展望未来,预计未来3-5年内,中国北方海员服务产业园区初具规模,并吸引1-2万名海员及其家庭成员定居于园区内;吸引船员公司、航运代理、航运金融、海洋科技研发等入驻企业近百家;引入海事救助服务机构、海事法律服务机构、高等教育学校入驻,将带动就业超过10万人。随着建设的日益成熟,园区将充分发挥滨海新区适港产业支撑作用,不断推动通道经济升级为港口经济,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助力实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功能定位,加快建设“四宜”美丽“滨城”,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附:视频)
近日,天津津航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在天津保税区正式成立,该公司由集团所属天津滨海新区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投轨道公司”)与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强强联合、共同投资设立。天津津航智控科技有限公司精准定位于轨道交通机电装备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范围涵盖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系统集成、工程实施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其依托自主化领域的基础技术优势和轨道交通信号领域的系统设计优势,不断创新突破,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随着核心装备国产化替代进程的加速推进,公司还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积极布局战略新兴产业,为行业搭建起高效成果转化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此次合作,是建投轨道公司与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滨海新区产业承载功能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践行建投集团“城投+产投”双轮驱动战略,以“链”聚能、提质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投轨道公司作为区域轨道交通建设的排头兵,近年来在城市轨道交通上下游产业链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与行业龙头骨干和专精特新企业的深度合作,公司已构建起轨道交通建设、运营、资源开发、技术咨询的完整产业链,并在城轨车辆领域实现了技术创新业务的突破。此次与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合资合作,将进一步拓宽公司在轨道交通先进制造研发领域的布局,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轨道交通高端装备的深度融合,为轨道交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