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加快集团“1258”战略实施,深入推进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三量”工作,进一步加强业务和财务深度融合,近日,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富闽鲁在集团本部会见华为公司中国区泛政府业务CFO王冠一行,双方围绕业财融合、内控体系建设、数智化等内容进行座谈交流。集团财务部及各公司相关人员参加交流。闽鲁总会计师对王冠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滨海建投集团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完成了新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发挥了新区开发建设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特别是“十四五”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行业环境的变化,滨海建投集团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重点实施“1258”发展战略,加快数字化转型和业财融合,着力打造“3+7”业务发展布局,助力集团高质量发展。王冠首席财务官从组织架构、流程、内控、数字化四个方面介绍了华为公司业财融合情况,并表示,华为公司多年来高度重视业财融合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业财融合体系,构建了以财务能力中心(COE)、财务业务伙伴(BP)和财务共享中心(SSC)为支柱的组织架构,实施了统一制度、统一流程、统一编码和统一监控“四统一”的高效流程和内控机制,打造了作业数字化、数字平台化、平台智能化、智能实战化的财经数字化路径。华为公司业财融合打通了流程、数据在不同组织、系统间的协同障碍与信息壁垒,推动了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源及时共享、深化协同,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提高了华为公司高效化和精准化的管理水平,为公司快速发展和全球扩张提供坚实的战略支持。通过本次座谈交流,集团参会人员深入了解了华为公司在业财融合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认识到了业财融合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为集团下一步开展业财融合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近日,由天津滨海建投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组织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的滨海新区远年住房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2024-2025年度107个小区)一期开工仪式在新河街道新建里小区举行,这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启动建设。滨海新区远年住房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2024-2025年度107个小区)计划改造涉及大港、塘沽、汉沽等区域共107个老旧小区、1559栋楼栋、居民61604户,总建筑面积约440.73万平米。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更是凝聚人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心工程。本次工程将聚焦居民需求、提升社区功能品质,从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让“老居民”享受“新生活”,让居民收获更多“屋檐下”的幸福。2024年是滨海新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攻坚之年,也是收官之年,在滨海新区住建委的指导下,滨海建投项目管理公司将持续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的理念,继续发扬“三个特别”精神,狠抓工期这根弦,把控安全质量关,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高质量进行老旧小区改造,以良好的改造效果向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近日,为全面深入了解集团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及各基层单位经营建设情况等,推动集团战略目标的落地实施,加快集团新时代经营城市龙头企业的建设步伐,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汪涌率队,深入基层开展了为期数日的调研活动。在听取汇报、查看项目、现场调研的基础上,汪涌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天津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特别是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部署要求,大力实施集团“1258”战略。各单位要坚定信心决心,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全力推动市场化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各项政策,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自主盈利。汪涌指出,市场化转型的关键在于抓战略、树品牌,强化项目谋划。各单位要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深入挖掘市场需求,精心策划项目,提升项目质量和效益。同时,要坚持风险防控为先,确保项目运营稳健;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要注重规模扩张的合理性,实现规模、效益和风险的平衡。在谈到公司治理和精细化管理时,汪涌强调,集团本部作为管控中心和服务中心,要切实履行好对基层单位的战略引领、投资监管和风险防控职责。基层单位则要作为经营中心和利润中心,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他要求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第一责任人责任”,在抓好业务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安全、稳定、党建和廉政工作,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期间,集团有关领导和部室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各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及相关部室负责人参加了调研活动。通过此次调研,集团与子公司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集团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近日,轨道交通B1线一期工程七标段车站北路站至广州道站盾构区间右线首个百环验收顺利通过,标志着该区间盾构施工进入高效有序的常态化阶段,为后续安全、高效掘进奠定了坚实基础。车广区间线路总长4117米,区间设计管片环数共2829环,其中右线长2052米,共拼装管片1410环,管片外径为6.6米,内径为5.9米,厚度为350毫米,环宽1.5米。区间沿线穿越河北路、宝山道等交通线,涉及地下多条既有管线,临近河北路立交桥等建构筑物群,地形地质环境复杂,属于含水粉砂地层,承载力较低,掘进姿态控制难度大,施工风险高。验收会上,验收组听取了项目汇报,仔细检查项目施工记录、质量检测记录、监测数据记录等内业资料,并深入施工现场,对右线盾构段管片成型质量、管片拼装、掘进过程参数及有无渗漏水等情况进行实地查验,确认右线盾构土仓压力、注浆量等掘进参数符合该地层条件下盾构掘进要求,地面沉降、管片拼装质量、隧道轴线偏移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管片的选型及拼装方法正确可行,技术参数设置合理,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验收组一致同意盾构百环通过验收。百环验收作为盾构法施工一项重要验收,体现了试验先行、样板引路的质量理念。一方面,项目提前制定掘进始发专项方案及前一百环盾构试掘进施工方案,并严格组织安全技术交底,现场严格落实;另一方面,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系统、全面的监控测量,严格控制盾构掘进参数,把控掘进姿态,优化盾构刀具配置和同步注浆配比。施工过程中,项目不断摸索完善掘进数据,总结掘进参数,逐一记录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源及不良地质情况,克服了机械与人员磨合、管片易上浮等难题,确保了盾构高标准、高质量有序推进。此次盾构百环顺利通过验收,为后续规范化、专业化推进盾构施工提供了标准和模板,为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供了宝贵的参数和经验。接下来,轨道公司将组织项目积极打造盾构区间样板工程,持续保障盾构安全、高效、平稳掘进,助力车广区间早日实现贯通。
3月27日,伴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城更公司所属大港街迎宾街以东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新建住宅一期2号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这标志着大港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开启了全面挺进的新篇章,理想“家”境稳步兑现。匠心淬炼,只为焕新城市美好。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公司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从原材料、施工细节、工程质量和节点进行全面把控,成功实现了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双过硬。此次封顶的2号楼,共六层,层高2.95米,为130平米洋房产品,整个住宅区将补足短板,实现绿化、底商、车位等环境品质的提升与配套的完善,公司以国企实力加快实现服务美丽滨城、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景。时代所想,使命所达。大港街迎宾街以东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作为“滨城”建设“十大工程”的民生工程,是新区首批落位的城市更新项目之一,也是首批开工项目中第一个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第一个开工建设、第一个实现产品销售的城更项目。此次首栋住宅楼的顺利封顶,又是公司实力的一次彰显。下一步,公司将持续践行国企品质担当,着力打造城市更新新示范,跑出城市建设新速度,提升城市发展新高度,为人民群众幸福“加码”,向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4月3日上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忠晓,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汪涌,党委副书记时胜强,与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党委书记、总裁王奕,党委副书记云燕,党委常委、副总裁李广全、王军一行进行交流座谈,双方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业务实际,共同探讨未来发展与合作机遇。杜忠晓对王奕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感谢海河传媒中心长期以来对集团的关注和支持。他表示,滨海建投集团作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先锋队和主力军,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积极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集团“1258”发展战略,在基础设施、区域开发、环保新能源、乡村振兴、城市服务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良好成效,得到了海河传媒中心的宣传支持。未来,与海河传媒中心在舆论宣传、品牌推广、文旅产业等领域还有很大合作空间,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王奕对滨海建投集团的发展成就表示高度赞赏,并介绍了海河传媒中心在媒体传播、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他表示,海河传媒中心愿与滨海建投集团加强战略合作,利用自身的传播渠道和资源,为滨海建投集团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宣传推广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双方在产业拓展、文化创新等领域的合作可能,实现互利共赢。集团党群工作部、集团经营计划部、集团综合办公室和一号物业公司相关负责同志,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津云新媒体集团、天津日报经济部、广播新闻部、电视新闻部、技术管理部、广播电视广告传媒公司等负责同志参加。
日前,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李志荣一行来到渔港公司开展调研工作,所属渔业管理处、市渔政处等负责同志参加。集团总工程师徐鸣陪同调研,渔港公司负责同志及相关人员参加。调研中,渔港公司介绍了天津中心渔港发展历程、2024年渔港经济发展规划、休闲渔船及渔船泊位安全管理现状,结合渔港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难点以及需要市农委协调解决的内容进行了汇报。双方与会同志就增殖站渔光互补合作、渔业泊位对外开放、休闲渔业项目管理及安全设施提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李志荣同志对天津中心渔港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给予了肯定。他表示,中心渔港区域拥有良好的港口资源和产业禀赋,应当以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借助农业农村部的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持续完善港章、交易市场等软硬件设施,形成以渔港为龙头、城镇为依托、渔业为基础,集渔船避风补给、鱼货交易、冷链物流、精深加工、海洋药物、休闲观光、城镇建设为一体,区域产业结构平衡、产业层次较高、辐射效应明显的现代渔业经济区。徐鸣同志表示,在市农委领导的支持帮助下,渔港公司奋力开展渔港资源盘活、文旅集聚人气、产业链延伸等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未来将聚焦港产城融合发展、房地产振兴两个主题,抓港口建设经营、与天津港错位发展,促服务园区建设、吸引常住人口,抢抓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机遇,鼓足发展干劲,以实际行动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连接津滨双城的重要线路,轨道交通Z2线六台盾构机同时进场,首个作业区间即将实现贯通。 轨道交通Z2线一期工程西起滨海国际机场,东至北塘,线路全长39.268公里,共设14座车站,其中,地下站5座,地面高架站9座,串联起华明街、滨海国际机场、空港经济区、滨海高新区等区域。目前,渤龙湖站、滨海西站和中心大道站已经完成封顶,为了加快进度,这个月,六台盾构机全部进场,分为三个区间,在左右两侧同步掘进。Z2线一期工程还连接滨海国际机场和滨海高铁站两个综合交通枢纽,在提速掘进的同时,空铁联运的一体化方案也启动设计。项目建成后,将提高双城之间的市民出行效率和货物通达率。 目前,全线开工里程占比已达70%,开工11个车站和9个区间,其中中心大道站、东六道站、经三路站、高新一路站、渤龙湖站、春华路站、滨海西站、宁海路站、北塘站等9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滨中区间、中东区间、渤春区间、滨宁区间6台盾构正在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