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 兴港高速项目关键节点建设全面提速
近日,滨海新区融媒体中心“十项行动 见行见效 重点项目走现场”栏目,深入兴港高速项目施工现场,专题报道这条助力港产城融合的高速建设最新情况。
目前,兴港高速项目东西段施工均取得显著进展,下穿津秦高铁大桥、天祥道共线段特大桥、上跨津山铁路主线桥等项目内重要桥体均已开展下部结构施工,项目全线进入桥梁下部结构及箱梁预制施工阶段。根据施工计划,上跨北塘西站斜拉转体桥下半年将完成除桥塔外主体结构,主线路基8月初开始预压。
市内首次应用固结扩盘桩
助建转体桥
兴港高速是天津港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工程,项目主线起于京津塘高速公路和长深高速连接处,止于天津港港区内海铁大道,全长约21.3公里。其中,港城大道至海滨大道段采用双向十车道高速公路标准,预留远期双向十二车道城市快速路条件,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全线设置特大桥5座、部分互通立交5座、主线收费站1座及匝道收费站2座。目前,兴港高速全线施工稳步推进,各作业面大干热潮涌动,这条助力港产城融合的重要交通项目正以昂扬姿态加速前行。
上跨北塘西站斜拉转体桥作为项目第二标段西段关键部分,施工进展备受关注。项目面临着转体重量大(3.5万吨)、地质条件复杂、跨越13股铁路线等诸多技术挑战。面对这些难题,项目团队积极应对,首次在天津市范围应用固结扩盘桩,通过对固结扩盘桩施工和成孔检测技术的研究,解决了施工过程的一系列问题,成功完成了主墩全部固结扩盘桩,以技术突破为下一步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主墩下承台已完成第一步混凝土浇筑,正进行第二步钢筋绑扎。在现阶段墩柱与盖梁的施工中,项目创新采用槽钢拼接框架,顶部设置主筋定位架确保钢筋精准排布,底部配置多道可调节段,通过法兰盘连接灵活适配不同墩柱高度。该装置能够从源头保障钢筋间距、层距和保护层厚度的标准化,显著提升施工精度和效率,同时减少高空作业风险。
2400吨级检测技术落地
静载试验助力降本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久前,天津市交通科学研究院在项目现场突破2400吨级锚桩法静载试验技术,创下天津公路行业纪录,为桩基承载力检测提供精准数据,预计节约桩基础工程投资10%以上。
此次试验预估最大荷载2400吨,设备极限加载能力达3000吨,突破传统锚桩法试桩静载试验关键技术难点。不仅使大直径长桩单桩极限承载力准确测定成为可能,为勘察设计提供可靠数据,还能精准评价桩基承载能力,优化设计方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提升技术支撑服务能力,为交通行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助推港产城融合
完善技术港交通网络
作为天津港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兴港高速项目建成后将从根本上优化港口交通组织,实现客货分离,提升运输效率,缓解港城交通矛盾,形成天津港“北进北出”对外联络的快速通道,同时完善滨海新区北部地区干线公路网络,形成快速疏解客货运的交通大动脉,对天津港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具有重要意义。
届时,兴港高速将与京津高速、海滨高速构成北部核心港区“2横1纵”集疏运体系,直通北疆港区和东疆港区,密切天津港与内陆纵深腹地联系,更好地服务雄安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天津建设“一基地三区”和“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